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,有一支部队曾和英美苏三国交过手,成为解放军近代以来,唯一一支同西方三国交手的部队,并且每次都以完胜告终,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严,打出了中国的国威!这支解放军王牌军十分传奇,曾由粟裕大将领兵,每次都是以少胜多,每次打得出人意料,让英美苏将领为之叹服! 那么,这支部队有何来历?他们是如何横扫三国的?今天,就带大家走近解放军23军打遍英美苏的故事。
23军对阵世界最强的苏联陆军
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,前身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。抗战结束后,被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,后陈毅粟裕于山东会师,孟良崮战役时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,由司令员陶勇,政委王集成率领。解放战争期间,司令员陶勇是粟裕大将的得意门生,成为华野的主力纵队。新中国成立后第四纵队,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3军。
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,苏联多次在边境制造流血冲突,干扰我方边防人员的正常巡逻。随后苏联开始在乌苏里江大量增兵,并派遣武装拦截边民的船只车辆,甚至挑衅打伤中国边防军人。以苏联的强盗逻辑,当年被沙俄强占的土地至今应该被苏联所继承,面对着苏联的挑衅,我方领导人认为:必须要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,最终我们决定对苏联实施反击。
展开剩余85%苏军出动了70多人,乘坐着两辆装甲车,一辆军用卡车和一辆指挥车,大摇大摆地从苏联境内进入了珍宝岛,当时埋伏在岛上的我军只有一个巡逻队,虽然我军的人数比苏军占优,但苏军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得到了环境优势,我军的巡逻队撤退,到距离潜伏阵地之外的地方和苏军展开对峙。终于在1969年3月,中苏边防军人在珍宝岛爆发大规模交火事件。彼时23军73师217团,该如何抵抗苏联最强陆军的呢?
我军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,首先警告苏军退出我领土,但是苏军不但没有顾及我军的警告,还主动开枪,打死打伤我方巡逻队员六人。连长孙玉国也决定不再犹豫,立刻让部队进行还击。登岛的三个苏军部队,有两个被当场全数歼灭。同时我军的任务只是警告苏联退出边境,而不是全歼苏军,因此剩下的苏军靠两辆装甲车撤出了战场。
在这场战斗之后,苏联人不得不哀叹,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冬季作战环境下,竟然败给了中国军队,这可以说是苏军最大的疑惑。至此,苏军在中苏边界打仗第一次被击败,在战后的5年间,此后在苏军的几次进攻中,23军67师数次英勇作战击退苏军的进攻,成功捍卫了国家领土。
在朝鲜战场的丁子山战役中,23军以一个排的兵力,直接给美国人打出了心理阴影。这场战斗让美军怀疑人生,美军调遣200多架轰炸机和1000余门火炮,在4天内就消耗了20吨火药,还是没能动摇23军阵地一分一毫!志愿军23军究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?美军浪费了20万吨火药,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?
“范弗利特炸药桶”朝鲜战场熄火
1952年12月,彭老总撤防在前线驻守已久的38军,回到国内进行休整,换防的正是第23军。美军侦查机很明显也察觉到了。为了给这支刚刚进入朝鲜的部队一个下马威,美军决定发起一轮攻势。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认为,必须通过地空协同一体作战,才能彻底地击溃志愿军。
而指挥丁字山战役的,正是坚定的火力制胜论者:美军总司令范弗利特。他的战术特点之一是弹药的无节制使用,“范弗利特弹药量”也成为朝鲜战场的一个专属名词。仅仅在美军发动总攻的那一天,范弗利特就让美军投弹足足7万吨!各色火炮坦克战车,发射火药16.8万发,美军步兵消耗子弹5万发。23军是如何抵挡住美军的狂轰滥炸的呢?
在得知美军的4次试探性进攻不成功后,本来以为胜券在握的范弗利特怒不可遏,准备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战术来对付志愿军,而所谓的杀手锏,也不过是一顿飞机大炮狂轰滥炸。为此大战弗利特还请来各国记者,希望他们把美军胜利的消息,第一时间报道出去。
美空军开始发动了全方位火力打击,他们投下了14颗凝固汽油弹,和136000磅的炸弹,接近七吨的炸药落在阵地上,将整个山头几乎夷为平地,美国人还觉得不过瘾,又一次扔下了160枚1000磅炸弹。至此美军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完成,步兵准备登场。
面对这位爱好猛火攻势的美军司令,志愿军23军早已想好应对方式,志愿军利用地形优势,在高地修建以坑道为主的防御工事,有效地躲避了美军的炮火袭击,就在美军步兵快要爬上高地的时候,大量的机枪开始朝山下扫射,并且从壕沟当中投掷出了许多的手榴弹,美军被打的猝不及防,志愿军很快就打退了美军一个排的进攻,美军又发动了三次冲击但都被挡了下来。
我军以伤亡、失踪各一人的代价,击毙了美军150多人。巨大的伤亡让范弗利特颜面尽失。在战地营观战的记者,早就失去了对弗利特的期待。美国方面得知范弗利特战败的消息,也是震惊不已,当听到弗利特炸了20万吨炸药,没打下来志愿军一个排的时候,艾森豪威尔直接暴怒,下令撤职范弗利特在朝鲜战场的一切职务。
作为西方老牌殖民国家,英军在中国境内横行霸道,自从碰到解放军后,直接被打得溃不成军,连丘吉尔都感叹:大英帝国败了!自从1840年英国用炮舰,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大门,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以来,英国在百年中是近代侵略中国次数最多的国家。而此次又跑来中国挑衅的原因竟然是:为了像中国军队宣誓主权。 而今天的中国早已改头换面,这一仗是如何让中国从此扬眉吐气的呢?
英军对阵解放军遭遇“滑铁卢”
1949年4月,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渡江在即,并向全世界发出公告:所有外国军舰一律不得进入我防区内,凡是进入警戒范围的,我军将予以警告。但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,却以为我军没有胆量向英国的军舰开火,于是他们派出此时紫石英号护航驱逐舰,前往南京城进行撤侨工作。我军第二野战军、第三野战军陈兵120万雄踞长江以北与国军隔江对峙。
1949年4月13,国共双方进行谈判,双方经过反复磋商,国军拒绝在《国内和平协定》上签字,国共和谈宣布破裂。顿时间东起江阴、西至湖口的国军千里长江防线上,解放军百万大军以东、中、西三个集团,发动渡江作战行动。为了保证渡江计划顺利进行,解放军前线指挥部立即开炮警告,令英国军舰驶离。
第23军第68师的202团炮兵,观察到两艘军舰正在江面上停靠。在英国人看来,中国人没有胆量向他们开炮,于是紫石英号”蛮横地无视我军的军事警告,继续加速逆行。随后我军六门火炮随即开火,英舰“紫石英号”也开炮还击,203毫米的炮弹在阵地上炸开。庞大的炮弹直接炸向我军,202团团长邓若波当场牺牲。
“紫石英号”正、副舰长均负重伤,前主炮被击毁,慌乱中的“紫石英号”仓促转向南岸却被搁浅在浅滩上,最后,无路可逃的英舰不得不挂起白旗投降,我军随即停止炮击。经此一役,英舰“紫石英号”17人阵亡,20人重伤,我军由于使用的榴弹炮缺乏穿甲弹,“紫石英号”虽多处中弹,但船体并未遭到致命性损伤,我军派出一个步兵排首次登上了搁浅的“紫石英号”,并对该舰上的全部英军进行了控制,这就是震惊中外的“紫石英号事件”。
英国人恼羞成怒,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又派出“伴侣号”“黑天鹅号”“伦敦号”入侵我国海域,均以狼狈逃窜告终。然而这次英军入侵事件,却让针锋相对的国共两党再次一致对外,这是怎么回事呢?令英军感到意外的是,南岸的国军也对他们发动了炮击。后来根据参加此次炮击的国民党士兵回忆,他们痛恨外国人在中国胡作非为,看到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,心中十分痛快,于是便加入了炮击中。
“紫石英”号事件后,英国政府为了拿回“紫石英”号,英国不得不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。英国炮舰政策彻底终结,自此外国军舰不敢随意进出中国内河。从紫石英号事件至中苏珍宝岛冲突,23军相继打败了英美军苏三军,每次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,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。正是由于他们的英勇奋战和不畏流血牺牲,才塑造了他们不败的传奇!
发布于:天津市